青岛海丽应急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

服务热线:0532-84852367

应急安全培训有哪些
生命探测雷达:如何“听见”废墟下的生命回响?
返回列表 来源: 发布日期: 2025.09.10

坍塌的建筑废墟中,传统的光学设备无能为力,声音探测易受环境干扰。而微波生命探测雷达,则像一双能穿透障碍的“透视之耳”,专注捕捉那维系着希望的微弱节律——呼吸与心跳。

一、 探测的物理基础:电磁波与微动

该技术的基石是电磁波的传播特性。

穿透与反射:雷达向废墟发射特定频率(如UHF波段)的微波信号。这些信号能够穿透一定厚度的非金属介质(如水泥、砖块、木材)。当电磁波遇到人体(一个良导体)时,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来。

关键在于“微动”:真正让雷达锁定生命的,并非静止的人体,而是由呼吸和心跳引起的体表周期性微动。胸腔的起伏和血液的脉动,虽然幅度只有几毫米,但足以改变反射回波的特性。

二、核心信号处理:从“嘈杂回波”中提取“生命特征”

雷达接收到的回波信号极其复杂,包含了建筑物残骸、移动的救援人员等各种杂波。分离出生命信号是技术的核心。

相位解调:雷达系统通过分析反射波与发射波之间的相位变化,来捕捉这种微小的位移。呼吸和心跳会引起相位的周期性波动。

算法滤波与分离:

杂波抑制:使用自适应滤波算法,滤除静止背景和大幅运动(如机械振动)产生的干扰。

特征提取:运用时频分析算法,将处理后的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。此时,0.1-0.3Hz的呼吸信号和0.8-2.0Hz的心跳信号 便会像音符一样,在频谱图上清晰地显现出来。

多目标识别:先进的雷达还能通过波束成形技术和距离-速度二维分析 ,区分出废墟下多个被困者的不同生命信号,并大致判断其方位和深度。

三、技术优势与局限:理性看待“救援神器”

优势:

非接触式探测,无需与废墟物理接触,安全高效。

能有效穿透光线无法穿透的介质。

对微动极其敏感,不受呼喊声限制(昏迷者亦可探测)。

局限与挑战:

穿透能力受介质密度和钢筋网格影响,金属密集环境下性能下降。

易受附近救援人员自身活动的干扰。

对操作员的专业素养要求高,需要准确解读设备信息。



【相关推荐】

咨询热线

0532-84852367